李攀龙〔明代〕
蓟门秋色梦中偏,二子乘舟下广川。食客未应常在赵,酒人谁复并游燕。心知老骥元千里,目送归鸿自一天。已分蓬高能兴尽,垆头春酒却堪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大德歌·夏
关汉卿 〔元代〕
【双调】殿前欢 自乐
景元启 〔元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 〔五代〕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张泌 〔唐代〕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宋代〕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拜星月·高平秋思
周邦彦 〔宋代〕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