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候属添丝,人方系缆,还逢高会南皮。闲堂夜来红烛,倒映金卮。
争投博箸,妓帘不挂夏侯衣。频倾看,有葡萄酿,色似胭脂。
夙昔只愁间阔,长从纸上,汗漫寄相思。今夕不知何夕,能预斯期。
城头紞如五鼓,傍筵耿耿玉绳低。那堪与,曹刘沈谢,即席为词。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卢挚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
贺铸 〔宋代〕
清平乐·雪
孙道绚 〔宋代〕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陈维崧 〔清代〕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温庭筠 〔唐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宋代〕
过秦楼
陈允平 〔宋代〕
七娘子(舟中早秋)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