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地多古松树,千株万株植官路。故老犹能记岁年,行人不解知朝暮。
临江西来烟雾起,夹谷连山一百里。黛色寒通七泽云,秋声夜捲三江水。
郡城之北江水东,鄂王祠庙丹青空。英雄为谟本宏远,古水至今多烈风。
忠魂义魄杳何在,故物依然见遗爱。繁枝百世人不剪,直气千寻我当拜。
六年前过蒲圻城,古松阴中三日行。空山倒挂雷雨黑,盛夏常贮炎风清。
邮亭传舍总萧瑟,郁抱烦襟亦飘逸。回岩峭壁奔洪涛,老蔓长藤翻白日。
只今复向巴立道,野草渐多松渐少。仄径孤根半蚀苔,夕阳几树空垂茑。
昔时所见合抱材,断枝落叶随蒿莱。过客山中想清籁,行徒道上愁黄埃。
辇山舆岭万千重,半作豪家楼上栋。古人之力今人劳,大厦明堂不得用。
年年官吏催斧斤,故老虽怒那敢嗔。傍枝出地子成树,野妇山樵摧作薪。
驿前数干聊可数,我忽见之再三抚。霜皮露甲如虬蟠,雾鬣烟鬟学龙舞。
阴森气象凛犹昔,翠色长标不可侮。荒林旷野识者稀,终为谁家起廊庑。
回首鄂庙秋山阿,庙前之树无高柯。鬼神诃护亦徒尔,英灵不返将如何。
达人且勿怨摇落,志士胡为伤轗轲。君看世事尽如此,拔剑听我松前歌。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丁基仲侧室善丝桐赋咏,晓达音吕,备歌舞之妙。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低颦处、翦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