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重认斜阳迹。绕东风、如人意处,倩红曲折。半露玉钗衫袖影,半隐双鸳小屧。
天生就、扶持花月。双髻吹笙风露下,拭香尘、汝代红牙拍。
纤纤玉,最亲切。
垂杨低扫花如雪。算年年、销魂成例,沈香亭北。宛转情肠全似我,一任黏萤坐蝶。
莫孤负、春阴时节。金粉楼台谁界画,与罗衣、卐字无分别。
携彩伴,并肩立。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仙迹岩
辛弃疾 〔宋代〕
隋堤柳
白居易 〔唐代〕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后庭花·景阳钟动宫莺转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和子珍
谭献 〔近现代〕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潇湘夜雨·灯词
赵长卿 〔宋代〕
望江南·咏弦月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