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
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梁园吟
李白 〔唐代〕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
辛弃疾 〔宋代〕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马致远 〔元代〕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秦观 〔宋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顾彩 〔清代〕
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脸上金霞细
温庭筠 〔唐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