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新开竹径贮秋多,携酒烦公每见过。月出未高公已去,夜深其奈月明何。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双调】湘妃怨_春情柳芽笺
张可久 〔元代〕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
贯云石 〔元代〕
水龙吟·秋声
项鸿祚 〔清代〕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辛弃疾 〔宋代〕
瑞鹧鸪
李夫人 〔五代〕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洞庭春色(三神泉元夕)
吴泳 〔宋代〕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毛滂 〔宋代〕
点绛唇(家人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