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远师
白居易 〔唐代〕
【越调】天将沙 小景
汤舜民 〔元代〕
落梅风·人初静
马致远 〔元代〕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和凝 〔五代〕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 〔明代〕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刘克庄 〔宋代〕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宋代〕
春霁(春晴)
胡浩然 〔唐代〕
清平乐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