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五门宫漏断,千里布帆飞。
烟火吴山远,莺花楚树稀。过门应暂住,不久换春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庆东原_海来阔风波
张养浩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和凝 〔五代〕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韦庄 〔唐代〕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叶梦得 〔宋代〕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
夜行船
石孝友 〔宋代〕
最高楼(散后)
毛滂 〔宋代〕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