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
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
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
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
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
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
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
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
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闻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