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溪口桃花红欲暮,浅水泛胡麻。行尽空林散紫霞。
来到上清家。
缥缈香坛松饭熟,石鼎醉丹砂。归路残阳噪晚鸦。
回首乱云遮。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对酒当歌
白居易 〔唐代〕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中吕】满庭芳_春情传杯弄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越调】凭阑人 香印
徐再思 〔元代〕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乔吉 〔元代〕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宋代〕
临江仙(代闺怨)
刘镇 〔宋代〕
阮郎归(丹桂)
醉桃源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