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老蘖飘摇渤澥滨,偶然飞上卧闲身。衣沾织女湔裙水,石访成都卖卜人。
九汉珠玑光夺镜,三壶宫阙气如银。知君半是神仙骨,携我明年一问津。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介之推不言禄
左丘明 〔先秦〕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普天乐·浙江秋
姚燧 〔元代〕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纳兰性德 〔清代〕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温庭筠 〔唐代〕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