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元代〕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
张可久 〔元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辛弃疾 〔宋代〕
捣练子令·深院静
李煜 〔五代〕
鹧鸪天
邹应龙 〔宋代〕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双柑扇)
水调歌头(寿武公望)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