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三月闽州柳堪折,泮林上客来作别。自言官满欲朝天,不向家山卧明月。
君家兄弟并承恩,冠盖联蝉共一门。看君已是丈夫行,况复少卿贤子孙。
太常峨峨綵云里,君见才名亦如此。黄鹄高飞隘九州,骅骝一蹴行千里。
倾盖逢君惜未深,相看又动别离吟。兴回暮雨孤尊酒,目送南鸿一片心。
吴樯积水丹枫坝,淮树青山秣陵社。白下亭中醉墨时,凤凰台上弹琴夜。
故园迢递白沙堤,榕叶青青拂石猊。功成早著还乡绣,毋令睇望空云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唐代〕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双调】落梅风_月明归兴松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 〔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 〔宋代〕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 〔宋代〕
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赵令畴 〔宋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南乡子·集调名
龚翔麟 〔清代〕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