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西上青云引兴浓,泮林才子蹑仙踪。边淮独树千峰雪,极浦寒山半夜钟。
璧水到时春雁尽,金门朝退故人逢。风流博士如相问,白首林泉事事慵。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夸父逐日
佚名 〔先秦〕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中吕】朝天子_褪咱,赑咱
周文质 〔元代〕
落梅风·人初静
马致远 〔元代〕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宋代〕
女冠子·淡花瘦玉
孙光宪 〔五代〕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
蝶恋花
李夫人 〔五代〕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王质 〔唐代〕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早梅芳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