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塞北江南万里长,各天兄弟正相望。谁将匹练吴门色,哭作燕山五月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三峡
郦道元 〔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吕】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卢挚 〔元代〕
【双调】折桂个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_湖上和刘时
青衫湿·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真珠帘(栽竹)
王质 〔唐代〕
浣溪沙
浣溪沙(青田赵宰席间作)
姚述尧 〔宋代〕
减字木兰花(县斋见梅)
丑奴儿(王清叔赠梅花见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