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唐代〕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
王质 〔唐代〕
庆清朝
李朴 〔宋代〕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毛滂 〔宋代〕
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
点绛唇(家人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