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长安城,回遑奔走无停行。清怀壮抱失素尚,胸中堆积尘土生。
偷閒得至玉峰下,为闻悟真之寺之嘉名。杖邛赤脚渡蓝水,细流激激心骨清。
仰看苍山高峰旁,白云明灭藏日光。行人遥指置寺处,正在白云之中央。
逡巡缘栈更险绝,攀萝扪壁随低昂。朋行咫尺乃相失,已与云雾相翱翔。
时闻啼鸟如吹竹,数步一休还纵目。行行未知高则危,下视昏烟覆平陆。
满岩佳树尤朴樕,赫赤如霞间浓绿。是时八月初,路旁已见芬芬菊。
贪奇恋景不知倦,侧睥又复心瑟缩。神魂飞下大壑幽,定省移时进双足。
寺门高开朝日辉,丹青黯澹唐时屋。老僧引我周游看,且云白氏子诗乃实录。
此诗畴昔予所闻,殷殷更向碑前读。按言索像今无复,惟有流泉数道如车辐。
我嫌世累欲暂居,又云此地无留宿。殿宇之后林莽中,日暮尝有虎豹伏。
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
叹息回头急出山,始觉全躯已为福。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