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矛与盾
韩非 〔先秦〕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曹组 〔宋代〕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祝英台近·剪鲛绡
文廷式 〔近现代〕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 〔宋代〕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张孝祥 〔宋代〕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念奴娇·洞庭春晚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