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波面菱丝冒钓钩,宿云初起乱啼鸠。纵然渔父无生计,不换荆扬佑客舟。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韦庄 〔唐代〕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赵长卿 〔宋代〕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孙惟信 〔宋代〕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宋代〕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元代〕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