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绥州作

韦庄 韦庄〔唐代〕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秋雨歇的暮色中,我倚靠在绥州南城门楼上,面向南方的家乡看着前头的雕山,城墙高耸与云相连,是那古帝州。
茫茫夜雨中,阒寂边塞上,驼队隐约可见,驼铃摇曳不绝。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只有我这个羁旅客独倚高楼望着故乡。
明妃出塞时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
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单于之曲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

注释
绥州: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今陕西绥德。
雕阴:隋大业初年改绥州为雕阴郡,因雕山在该郡西南,故名。
雉(zhì)堞(dié):指城上女墙。
远戍:指兵士守卫的边地。
明妃:汉元帝官人王昭君,晋人避文帝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蔡琰(yǎn):东汉蔡邕之女,字文姬,没于匈奴十二年,为曹操赎归。
单(chán)于:曲调名。
扶苏城:绥州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上郡,即秦始皇太子扶苏曾监兵上郡处。

参考资料:

1、周蒙、冯宇主编.《毛泽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608
2、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0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庄进士及第之前外出求学浪游绥州时作。绥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冷落荒凉。诗人写登绥州城楼眺望所见,顿时感到归期渺渺。诗人寓情于景,感怀伤事,吊古伤今,惋而多悲,萧瑟凄怆,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他内心充满的沧桑之感。

参考资料:

1、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03

赏析

  第一、二两句写绥州城的自然状况。“雕阴”句描绘了边地荒凉。眼前是一片广漠的灰黄——黄土高原伸展到天边。这里树木不长,水土严重流失,到处是塬、峁、沟、壑,连水也不能畅流。原野多树,此地却“无”;水易流淌,这里却“难”。一“无”、一“难”,写尽了边地的荒凉、环境的艰苦。“雉堞”句写边防的严酷。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蜿蜒的城墙高耸天际。“连云”,写空间;“古”写时间。这句时空跨度极大,故蕴蓄丰厚,寓意深刻。以上两句从静的角度来写,用笔粗犷简括。说明了诗人是从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深邃的意境。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形象、夜雨驼铃与倚楼怀乡。诗人的形象是独倚高楼、引颈远望。“带雨”从动的角度写景,笔触转而工致。“望乡孤客”既点明诗人的身份处境,又表现了他的动作行为。诗人的目的是“望乡”,时已届晚,没有望到故乡,却望见烟雨迷蒙的远方戍兵的身影,以及驼铃声中的骆驼在缓缓跋涉。给荒凉的旷野增添许多凄凉况味,充满鲜明的边地特色。同时也更加暗示出诗人所在之地与家乡距离的遥远,突出了“孤客”之“孤”。

  第五、六两句是诗人所展开的联想。诗人望着眼前的路,引起内心的联想:这条连通内地边塞的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汉元帝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她之后被曹操以匈奴赎归回汉时走的也是这条路。这两个历史人物一向被视为背井离乡、沦落不偶的典型,在这里诗人也有将他们引以自况的意思在内。自己到处漂泊,前途茫茫,这种处境同当年的王昭君、蔡琰也有某种相似。即使以后倘或出现文姬归汉式的转机,个人也会两鬓斑白,垂垂老矣了,诗人借历史人物委婉的传达出自己的心曲,可谓别开生面。

  第七、八两句,写对边患的感慨,以景语出之。单于,曲名。属唐大角曲。单于又是匈奴的最高首领,故亦有相关义。边月如钩,月色凄冷,《单于》一曲,在夜空回荡,引起“孤客”对边患的联想,暮色中蓦地升起了报警的烽火,结句摇曳生姿,感慨蕴蓄在写景之中,神味飞逸于语言之外。“扶苏城上月如钩”一句诗还包含有许多意蕴,可看出诗人还意有未尽,但诗却戛然而止,给人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感觉。

  这首诗对边地景物的描写渲染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无树无水、雉堞连云、鸣驼远戍、单于烽烟,都是诗人眼中望到的边塞景象。这些景象又被迷离的晚雨和朦胧的月光所笼罩,将分散的景物组接融和在一起,构成统一的格调氛围。这一切既是诗人眼中之景,又是诗人身处之境,情由境生,境真情切,透过诗人对绥州景物的描写,表现他郁塞悲苦的心情。

参考资料:

1、周蒙、冯宇主编.《毛泽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608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赏析

云门寺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昨夜有风雨,云奔天地合。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幽意未尽怀,更行三五匝。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代文论选段

佚名佚名 〔先秦〕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赏析

仙掌铭

独孤及独孤及 〔唐代〕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曾不知创宇宙,作万象,月而日之,星而辰之,使轮转环绕,箭驰风疾,可骇于俗有甚于此者。徒观其阴骘无眹,未尝骇焉。而巨灵特以有迹骇世,世果惑矣。天地有官,阴阳有藏,锻炼六气,作为万形。形有不遂其性,气有不达于物,则造物者取元精之和,合而散之,财而成之,如埏埴炉锤之为瓶为缶,为钩为棘,规者矩者,大者细者,然则黄河、华岳之在六合,犹陶冶之有瓶缶钩棘也。巨灵之作于自然,盖万化之一工也。天机冥动而圣功启,元精密感而外物应。故有无迹之迹,介于石焉。可以见神行无方,妙用不测。彼管窥者乃循迹而求之,揣其所至于巨细之境,则道斯远矣。

  夫以手执大象,力持化权,指挥太极,蹴蹋颢气,立乎无间,行乎无穷,则捩长河如措杯,擘太华若破块,不足骇也。世人方以禹凿龙门以导西河为神奇,可不为大哀乎?峨峨灵掌,仙指如画,隐辚磅礴,上挥太清。远而视之,如欲扪青天以掬皓露,攀扶桑而捧白日,不去不来,若飞若动,非至神曷以至此?

  唐兴百三十有八载,余尉于华阴,华人以为纪嶖嵫,勒之罘,颂峄山,铭燕然,旧典也。玄圣巨迹,岂帝者巡省伐国之不若欤?其古之阙文以俟知言欤?仰之叹之,斐然琢石为志。其词曰:

  天作高山,设险西方。至精未分,川壅而伤。帝命巨灵,经启地脉。乃眷斯顾,高掌远跖。砉如剖竹,騞若裂帛。川开山破,天动地坼。黄河太华,自此而辟。神返虚极,迹挂石壁。迹岂我名?神非我灵。变化翕忽,希夷杳冥。道本不生,化亦无形。天何言哉!山川以宁。断鳌补天。世未睹焉。夸父愚公,莫知其踪。屹彼灵掌,悬诸巃嵸。介二大都,亭亭高耸。霞赩烟喷,云抱花捧。百神依凭,万峰朝拱。长于上古,以阅群动。下视众山,蜉蝣蠛蠓。彼邦人士,永揖遗烈。瞻之在前,如揭日月。三川有竭,此掌不灭。

赏析

【正宫】端正好北 忆别

方伯成方伯成 〔唐代〕

柳飞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蜂迷蝶困莺声懒,感起我愁无限。
  【锦缠道南】这其间即渐里相思病趱,清瘦减潘颜。自别来如隔万水千山,
非是他情疏意懒,多应我分浅缘悭。无奈被人讪,妆成科范,将咱好事拦。谩忆
恩和爱,恰一似梦邯郸。
  【赛鸿秋北】赤紧的楚阳台险峻似连云栈,武陵溪间隔东洋岸。他将那锦回
文合欢带皆揪绽,绣香囊同心结都拆散;揉损并头花,斫断连枝干。恨不的绕池
塘摔碎了鸳鸯弹。
  【普天乐南】少欠下风流难,捱不彻忧愁限。伤心处凤只鸾单,孤眠时枕冷
衾寒。自那日私情犯,料想娇姿遭拘绊。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
最易,相见应难。
  【伴读书带过笑和尚北】停歇了泥金柬,隔断了衡阳雁,将一段美爱幽欢常
凝盼。为他时晓夜心无惮,怎承望冰人托梦成虚幻?似羝羊触藩,无人驾司马车,
凭谁举梁鸿案?贾充宅频巡看,张京兆情绪悭,沈东阳胆心寒。两眉攒,寸心拴,
将意马锁心猿按。
  【刮地风南】降下一天愁共烦,到如今怎辞难?良缘有分非为晚,事从人只
在闲。明月再圆,彩云休散,办心坚管熬得海枯石烂。天若有意天顾盼,终有个
称心间。
  【尾声南】才郎有日重相盼,破镜重圆真个罕,把许下心香夜夜还。
赏析

【双调】新水令_寨儿中风月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寨儿中风月煞经谙,收心也合搠淹。再不缠头戴蜀锦,沽酒典春衫。心如柳絮粘泥,狂风过怎摇撼。

【乔牌儿】这番天对勘,非是俺愚滥。相知每侧脚里来轰减,盖因他酒半酣。

【夜行船】又引起往前风月胆,今番做得尴九咸。且休说久远当来,奈何时暂,这些时陡羞惨。

【天仙子】咱非参,坏怪斗来搀。怎肯袄庙火绝,蓝桥水淹。难掩盖泼风声,被各俱耽。怎只恁两下里阻隔情分减,面北眉南。

【离亭宴煞】你休起风波剁断渔舟缆,得团圆摔破青铜鉴。冤家行再三,再三嘱付勤相探。常将好事贪,却休教花星暗。万一问休将人倒赚,眼挫了可憎才,心疼煞志诚俺。

赏析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珠帘秀 〔元代〕

答卢疏斋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

开年近,酿酒醇,是谁传竹边梅信?小斋中主宾三四人,旋蒸来醉乡风韵。
赏析

【中吕】红绣鞋 晚春

李致远李致远 〔元代〕

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
秋千,一春幽恨远。 春闺情
  红日嫩风摇翠柳,绿窗深烟暖香篝,怪来朝雨妒风流。二分春色去,一半杏
花休,归期何太久?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张泌张泌 〔唐代〕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道:莫多情。

赏析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章谦亨 〔宋代〕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