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唐代〕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 〔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佟世南 〔清代〕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纳兰性德 〔清代〕
华清引·感旧
苏轼 〔宋代〕
满江红(花朝雨作)
黄公绍 〔唐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临江仙
石孝友 〔宋代〕
亭前柳
玉楼春(立春日)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