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势如黄河天上落,千枝万枝极磅礴。
又如君子温而厉,阴阳合德德乃备。我来仰止冲和色,远之可望近可即。
咫尺之水藏蛟龙,地脉况与江湖通。一朝乘云作霖雨,膏泽应须盈下土。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南吕】四块玉_秋望和胡致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 西湖
徐再思 〔元代〕
燕山亭·幽梦初回
张鎡 〔宋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代〕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满庭芳(吉度)
胡浩然 〔唐代〕
南柯子
王炎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