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小桃红·晓妆
乔吉 〔元代〕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 〔宋代〕
醉桃源·春景
严仁 〔宋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谒金门·春欲去
施绍莘 〔明代〕
烛影摇红·送会宗
毛滂 〔宋代〕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