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贺县分符去,苍梧路更西。青山迎彩旆,明月引花蹊。
谩说能撄虎,还闻笑割鸡。千家有忠信,赤子在提携。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元代〕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 〔五代〕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和凝 〔五代〕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宋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金缕曲·赠梁汾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