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愁春尽向花索,不谓耽花情已癖。意中每作俟时思,多方滋树培春脉。
悲秋有友晓相过,似于春事都有责。徙倚花间聊徘徊,指点春光倍怜惜。
人来乃说载花舟,溯流宛在浮春壁。携我披衣一观之,君翻为主我为客。
几株芳艳出李桃,数本青青留竹柏。与君次第共平章,平分春色使君择。
为爱深红爱浅红,可怜瘦白怜肥白。红白阶前何纷纷,午光欲炽炎光赫。
花容懒惰如吾疲,贤哉主人急张席。谁能对此不花留,更许同人为春炙。
传杯颇令花欲酡,移樽每见春难却。北海床头不易空,孟遵门内多藏轭。
花前莫问醉与醒,取醉为君君莫逆。君赋梅花令客酬,我馀竹马从儿策。
壶奕分曹费黄昏,东墙日影正西掷。有友狂奔意若何,临桥脱履似飞舄。
举手终当恕醉人,连裾仍向子京宅。一丘曲折劳跻攀,十武仍须上山屐。
含思转袂觅初筵,天镜溶溶窥岸帻。忽闻窦外大声呼,把臂登堂相肘掖。
屡舞傞傞向余歌,自誇一饮川吸百。白眼观天卮未倾,惊座雄谈顿冰释。
独馀子云双鬓皤,主人歌骚扬拟易。庭花相对寂无言,舍花欲去念花只。
出门不辞主不知,一天明月印归迹。看花得酒步月归,花月与酒称三益。
閒步幽墀问我花,悠然不觉沁心魄。叮咛此意寄来春,好留烟景记今夕。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