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宋代〕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 〔唐代〕
晨游柴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柴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南乡子·岸远沙平
欧阳炯 〔五代〕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 〔宋代〕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念奴娇(九日作)
姚述尧 〔宋代〕
阮郎归
毛滂 〔宋代〕
减字木兰花(李家出歌人)
蝶恋花(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