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都尉台边,明妃冢畔,斛珠换得娉婷。绣段银钗,渔僮合婿樵青。
劝郎莫向临邛去,惹杨花、在处多情。甚琴堂、化作银河,隔断奴星。
郁金堂上伶仃燕,纵琅琊情死,身未分明。寄语夫人,从今莫煮仓庚。
叮咛雁姐休为雁,怕断肠、不止今生。只年年、东阁官梅,自发幽馨。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张可久 〔元代〕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段克己 〔金朝〕
酒泉子·杨柳舞风
顾敻 〔五代〕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刘基 〔明代〕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 〔唐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无漏子假躯
丘处机 〔宋代〕
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