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水色波文何所似,曲尘罗带一条斜。莫言罗带春无主,自置楼来属白家。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三峡
郦道元 〔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
汤舜民 〔元代〕
【大石调】六国朝
睢景臣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张养浩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