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掩耳盗铃
吕不韦 撰 〔先秦〕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乌夜啼
石孝友 〔宋代〕
感皇恩(镇江待闸)
毛滂 〔宋代〕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张元干 〔宋代〕
喜迁莺慢(鹿鸣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