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答余叔良和韵
辛弃疾 〔宋代〕
父善游
吕不韦 撰 〔先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致 〔元代〕
【仙吕】赏花时_风情春透天
乔吉 〔元代〕
醉桃源·春景
严仁 〔宋代〕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王寂 〔金朝〕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 〔清代〕
卜算子·齿落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