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誇州宅似仙居。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母别子
白居易 〔唐代〕
【南吕】醉太平 寄情
查德卿 〔元代〕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元代〕
【中吕】普天乐 吴江八景 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中吕】小上楼 赠伶妇
贯云石 〔元代〕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赵令畴 〔宋代〕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明代〕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宋代〕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宋代〕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赵以夫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