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中吕】喜春来
元好问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 〔五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清代〕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