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族兄马子英进士梅花
丁鹤年 〔元代〕
池馆春深看牡丹,五陵车马隘长安。谁知凛凛冰霜际,却是梅花守岁寒。
读郑氏义门传
每病汉民歌布粟,忍闻秦俗德耰锄。郑家九叶犹同爨,风俗如今古不如。
寄龙门禅师二首 其二
灵山积雪赤城霞,咫尺东西路不赊。破碎衲衣刚补就,不须天女散天花。
寄龙门禅师二首
上方楼阁閟烟霞,补衲重来岁月赊。拄杖入门如隔世,依然翠竹对黄花。
题画
水榭山窗面面同,縠纹波起鲤鱼风。溪头艇子林间泛,来往能无避俗翁。
题天师竹
琅玕仙节郁萧森,知受三天雨露深。投老相求访真诀,独骑龙杖度千岑。
题椿上人梅花
娟娟净色雪消馀,剪剪寒香月上初。标格若教诸佛见,肯教薝卜譬真如。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归偶成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元旦与天渊长老雪后泛溪
不将柏叶围炉饮,却为梅花放棹看。诗在灞桥驴子上,阿师空忍雪山寒。
题雁
兵戈故国日彫残,野蔓荒烟白骨寒。目送飞鸿度关塞,有书无处报平安。
乐节妇
荼蓼未为苦,姜桂未为辛。累累辛苦者,无若未亡人。
欲随世苟活,生则同室死同椁。欲殉夫并殂,阿婆方老儿方孤。
朝养姑,暮教子,泉下良人犹不死。
胡节妇
一自失良人,年年不见春。常时折花处,青苔满行路。
即今垂老百事非,箧中惟有嫁时衣。姑终养,子成立,望夫差胜山头石。
离鸾篇
孤凤病且死,聘鸾以为偶。引颈呜鸣托其后,鸾对以臆肯以首。
恶鸟啄其雏,飘风撼其巢。伏育补葺,鸾不辞劳。雏日以长能反哺,巢日以广多牖户。
天锡寿考,既和且平。每一对镜,犹复悲鸣。始终德义俱无愧,乃知鸾凤所以为世瑞。
双溪草堂
曰琴曰盖皆名山,双溪衮衮来其间。玉龙齐驱绕地轴,青鸾并翥朝天关。
草堂先生足风致,击空明兮揽空翠。英才乐育贡春官,始识先生仁且知。
赠戴原正
戴生眼如电,读书夜忘眠。清晨盥栉罢,起居慈母前。
母身康宁子心喜,读书还向书帷里。缀文调膳秋复春,凤凰符彩驺虞仁。
天心一回,四海平治。明堂抡材,清庙需器。栋梁瑚琏宁汝弃。
紫芝山房
先翁胸中有丘壑,豫筑园亭向山郭。清宵忽梦紫芝生,地灵献瑞真佳城。
只今诸孙仍肯构,风姿晔晔如芝秀。一门朱紫自此升,始知吉梦为休徵。
始知吉梦为休徵,千载无惭下马陵。
赠玄溟鍊师
神仙中人毛外史,方瞳深碧虬髯紫。了知大道本无为,况是谷神元不死。
偶因救旱驱玄溟,倒泻银河如建瓴。功成不居拂衣去,洞庭渺渺君山青。
植樗轩
徂徕苍松干,峄阳孤桐枝。矫矫卧龙节,娟娟栖凤姿。
桐中琴瑟松栋梁,采之斲之生辉光。明堂清庙即登用,回首故山云路长。
凤凰不来龙亦去,樗散当轩承雨露。
望云思亲图
山人爱云不离山,巢居只在云松间。枕泉漱玉弄明月,此心直与云俱閒。
达官爱云云作侣,平步青云称高举。天瓢一滴慰苍生,大旱用汝为霖雨。
王公出处与此二者殊,十年游宦感离居。衣上犹存慈母线,手中长把严君书。
日日看云不遑暇,为有吾亲舍其下。恨身不得逐云飞,却写飞云入图画。
公馀展玩凝心神,见云如见吾双亲。卷图仍寄吾亲舍,永奉高堂长寿身。
狄公盛事王公继,今古孝思同一致。
画梅
老向江南住,梅花共岁寒。故人清兴在,踏雪几回看。
竹林书屋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题画梅竹
姑射下天坛,天空鬓影寒。雪深归路迥,独自跨青鸾。
题长溪独钓图
溪上钓西风,心随溪水东。后车今已载,何待兆非熊。
送人归故园
寄西湖林一贞先生
春日海村(三首)
送四兄往杭后寄
汩汩
武昌南湖度夏
题万岁山玩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