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双调】拨不断

王和卿王和卿 〔元代〕

大鱼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绿毛龟

绿毛稠,绕池游,口中气吐香烟透。卖卦的先生把你脊骨飏,十长生里伴定个仙鹤走,白大夫的行头。

长毛小狗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笤帚。

自叹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王大姐浴房内吃打

假胡伶,聘聪明。你本待洗腌臜倒惹得不干净,精尻上匀排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早难道外宣无病。

偷情为获

鸡儿啼,月儿西,偷情方暂出罗帏。兢兢业业心儿里,谁知又被人拿起,含羞忍耻。

胖妻夫

一个胖双郎,就了个胖苏娘,两口儿便似熊模样。成就了风流喘豫章,绣帏中一对儿鸳鸯象,交肚皮厮撞。

赏析

【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

高明高明 〔元代〕

  羞看镜里花,憔悴难禁架,耽阁眉儿淡了教谁画?最苦魂梦飞绕天涯,须信
流年鬓有华。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无人处,盈盈珠泪偷弹洒琵琶。
恨那时错认冤家,说尽了痴心话。
  一杯别酒阑,三唱阳关罢,万里云山两下相牵畦。念奴半点情与伊家,分付
些儿莫记差:不如收拾闲风月,再休惹朱雀桥边野草化。无人把,萋萋芳草随君
到天涯。准备着夜雨梧桐,和泪点常飘洒。

赏析

【双调】殿前欢_里西瑛号懒

乔吉乔吉 〔元代〕

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

懒云窝,石床苔翠暖相和。不施霖雨为良佐,遁迹岩阿。林泉梦引台,风月诗分破,富贵沾涴。歌残楚些,闲损巫娥。

懒云窝,云边日月尽如梭。槐根梦觉兴亡破,依旧南柯。休听宁戚歌,学会陈抟卧,不管伯夷饿。无何浩饮,浩饮无何。

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聘不起东山卧。疏慵在我,奔竞从他。

懒云窝,懒云窝里避风波。无荣无辱无灾祸,尽我婆娑。闲讴乐道歌,打会清闲坐,放浪形骸卧。人多笑我,我笑人多。

懒云窝,云窝客至欲如何?懒云窝里和云卧,打会磨跎。想人生待怎么,贵比我争些大,富比我争些个。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懒神仙,懒窝中打坐几多年。梦魂不到青云殿,酒兴诗颠。轻便如宰相权,冷淡如名贤传,自在如彭泽县。苍天负我,我负苍天。

登凤凰台

凤凰台,金龙玉虎帝王宅,猿鹤只欠山人债,千古兴怀。梧桐枯凤不来,风雷死龙何在?林泉老猿休怪。锁魂楚甸,洗恨秦淮。

登江山第一楼

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赵秉文 〔元代〕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赏析

如梦令

仇远仇远 〔元代〕

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一树乱鸦啼暮。
赏析

满庭芳

高道宽高道宽 〔元代〕

顿悟玄机,渐离尘境,双忘顿渐无为。修真大道,了见本希夷。

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凭心地,三千功满,八百行无亏。

诸公休生退,勤劳谨务,慈俭明白,先人后己,忍让慈悲。

割断俗缘最上,遇玄门、加志无移。神明祐,超拔七祖,同赴彩云归。

赏析

种竹

汪时中汪时中 〔元代〕

结庐幽谷中,老树高连云。青山固佳客,不可无此君。

移植当前轩,气槩终出群。胡床坐月夕,世事从紏纷。

凤鸟日将至,起舞歌重轮。天风万里来,夜半箫韶鸣。

赏析

望玉笥山弗克登览留诗万年宫

聂古柏聂古柏 〔元代〕

西南山水窟,玉笥号奇绝。群岫来坡陀,孤峰立撑嵲。

邃洞烟萝青,危涧幽泉咽。正是南昌尉,于兹悟仙诀。

一览快心目,洗涤中肠热。嗟余敢告劳,驰驱待环辙。

五月登武夷,清流清且冽。扁舟九曲中,两崖千尺铁。

岁暮复何之,清江夜飞雪。山灵似笑我,身世若羁绁。

愿言解尘缨,林泉养吾拙。

赏析

题参政高公荒政碑

聂古柏聂古柏 〔元代〕

庐山插天千仞青,明公高节逾棱层。西江月冷秋无际,明公此心清彻底。

厌梁道上豺虎多,手搏不待弓与戈。前年魃虐遍南国,饥者以充僵者立。

洪州父老遮道傍,上书乞留涕泗滂。丰碑大字记荒政,要使遗爱如甘棠。

我来观风闻此语,未见仪容心已许。愿公从此召赴中书堂,早为四海苍生作霖雨。

赏析

至顺改元季夏大雨几月

孙华孙孙华孙 〔元代〕

雨欲沉三版,天应隔万重。
元年书大水,六月变穷冬。
消长关时宰,艰危泣老农。
蛟龙毋太横,于尔卜丰凶。

赏析

西江月

高道宽高道宽 〔元代〕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鸿蒙。

一气循环凝重。

内隐真水真火,氤氲盘结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

三气齐分太定。

赏析

浪淘沙令

高道宽高道宽 〔元代〕

虚运一周天。消息乾坤。阴阳升降月华鲜。铅汞点就七千数,渐入功圆。

锻炼体绵绵。放下周全。正当子午罢抽添。八万四千功行满,顿了神仙。

赏析

结联

奥鲁赤奥鲁赤 〔元代〕

久立危栏须北望,无边秋色杳冥冥。

赏析

送虞都宪乃兄还浙

李裕李裕 〔元代〕

风雨江头今日晴,琴书遥指向南行。青山历历引归思,疏柳依依关客情。

乌府停骖一雁远,鸰原回首片云平。到家且喜梅花发,照水两枝春正横。

赏析

临淄道中

李裕李裕 〔元代〕

山拥苍崖峻,溪回绿径斜。城边晏子庙,洞口鲁连家。

野芋初齐叶,池荷已著花。举头蓬岛近,隐隐护烟霞。

赏析

云州行

李裕李裕 〔元代〕

云州域西草青青,落日欲没光晶荧。辎车毳帐纷簇簇,平原入夜凉风生。

驼鸣马嘶人不行,牧儿长笛吹月明。我生何为困奔走,况乃北度乌桓城。

有家有家隔江水,三年不归忧弟兄。妻儿寄书念我远,问我寝食仍良能。

草堂步履喜无恙,石田春尽今已耕。子规何事啼向我,逡巡行亦将南征。

明朝骑马登道路,世事浩渺谁能徵。

赏析

南都题族侄小庄

李裕李裕 〔元代〕

开轩向南圃,僻近大江头。碧玉敲湘竹,绡囊破海榴。

林喧闻鸟度,荇动见鱼游。更是欢游处,莲池荡小舟。

赏析

寓榆林送彰武伯杨总戎出塞

李裕李裕 〔元代〕

桓桓窦车骑,兵略孔明才。喜睹军声振,应知虏气摧。

晓经月支水,宵上白登台。会扫边氛尽,燕然勒石回。

赏析

龙山驿偶作

李裕李裕 〔元代〕

驿路通山谷,人家傍驿亭。芋田和雨种,竹牖带烟扃。

沙浅溪流碧,春深野烧青。一樽聊自酌,高咏欲谁听。

赏析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

李裕李裕 〔元代〕

丽质过邯郸,春风直几钱?送情怜眼艳,凝伫觉身偏。
霞淡斜侵雁,云轻巧衬蝉。
芳金摇翠勒,暖玉藉绒鞯。
脸媚风初信,眉弯月未弦。
绿深芳草雨,红绽碧桃天。
却扇羞花落,褰裳炉酒翻。
关心时浅笑,忆别自微言。
绦脱浓香暖,巾缨腻粉斑。
幽期只窨约,私语每防闲。
田木须连理,吴梅易引涎。
襦长腰并柳,袜小步移莲。
枕障熏沉水,屏围画远山。
体轻嫌蔽膝,指嫩莹彄环。
怅荡元非醉,朦腾不为眠。
绣盘花猗傩,锦就字洄联。
锁合沉鱼夕,筝闲少雁寒。
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乍见都疑梦,相逢信契仙。
怜才多婉娩,倚态转翩妍。
璧月红窗外,银河碧树边。
幔轻云影动,帘静浪纹悬。
裙薄绡长皱,裀重锦未蔫。
妆台宜向日,舞袖欲随烟。
鸡舌遥闻韵,猩唇厌授餐。
深衣留唾碧,系帛表心丹。
只忆愁肠断,宁知别绪牵。
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红豆膏凝箧,文鹓绣作繁。
凄迷千日酒,惆怅五云轩。
楚女窥墙日,文园病渴年。
合欢连组带,解佩杂芳荃。
缨断风前烛,香偷别后筵。
额黄红粉淡,泪颗绀珠鲜。
苔迹和尘印,花阴带露穿。
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人去愁千叠,心伤恨万端。
蝶晴随絮远,莺晓怨春残。
梦好心多感,情深意已传。
蘼芜空满地,欲赠思依然。
赏析

莒州途中即事

李裕李裕 〔元代〕

荷芰含风半吐花,平原万顷暗桑麻。数声布谷啼春雨,灯火前村有几家。

赏析

车遥遥

李裕李裕 〔元代〕

车遥遥,马萧萧。东方向曙晨鸡号,送君西度灞陵桥。

男儿英雄志四海,建功欲立侍中貂。消息无由闻,恩情日间阻。

年去自年来,忧心祇自苦。惟愿车轮行坦途,莫登九折羊肠之险路。

赏析

乌栖曲

李裕李裕 〔元代〕

霜华月皎更将尽,闺中少妇芳心静。乌啼一声到耳边,愁肠搅乱不成眠。

赏析

青青淇园竹

李裕李裕 〔元代〕

青青淇园竹,莫作乐中笛。吹出长相思,愁人头发白。

赏析

君马黄

李裕李裕 〔元代〕

君马黄,我马白。联辔出齐门,俱是天衢客。暄风拂玉鞭,旭日明金勒。

一日千里行,周爰济艰厄。男儿建勋猷,姓名垂竹帛。

回镳指五云,蹀躞长安陌。

赏析

宿穆陵关

李裕李裕 〔元代〕

晓从大岘来,暮投穆陵宿。古道通青徐,层关翳林木。

仰瞻天宇宽,下瞰群峰矗。落日见东溟,浮霭暗平陆。

耿耿不成寐,披衣坐茅屋。有事在云山,何能脱羁束。

山高夜深寒,月色空明煜。

赏析

月夜四首 其三

善住善住 〔元代〕

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赏析

赠叔恭

善住善住 〔元代〕

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

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

赏析

山中

善住善住 〔元代〕

寂寥空谷久相容,行道何须向别峰。山腹引泉因煮茗,岭头乘雨为栽松。

倚天杰阁巢灵鹤,彻海澄潭卧毒龙。樵客岂能知住处,草堂终日白云封。

赏析

送人还山

善住善住 〔元代〕

偶随流水出,閒趁白云归。步石苔侵屐,攀松露滴衣。

形式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