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策勋万里
高启 〔明代〕
共和丁巳闰二月,川滇两军巷战于成都三日
黄英 〔明代〕
可惜繁华窟,而今作战场。枪声时断续,天意正苍茫。
劫混昆明火,春残杜宇乡。峨眉陆终在,被发欲佯狂。
书窗植兰端阳后始作花
李达 〔明代〕
书须熟读如老友,兰即迟开仍国香。幽谷曾逢一知己,閒居已过两端阳。
张氏园晨兴二首 其二
南窗曙色透微茫,山鸟相呼一日忙。倦拥重衾慵未起,空留道气满藤床。
忆王孙
汪洋 〔明代〕
秋深拥被对西窗,萧树閒庭尽衣霜。别梦偏多亦速忘。
夜微茫。井月西风一并凉。
鹧鸪天 过常州瞿秋白祠
野浪空桥鸥远鸣。未曾叶落已秋声。吴街自古悲歌地,风雨欺襟一味腥。
无处觅,少年膺。偶逢不忍说伶仃。天暝抱膝惟呼酒,扶醉登楼看落灯。
上太行山
于谦 〔明代〕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八
释函可 〔明代〕
杖头到处是吾家,瓶钵都将挂树桠。趺坐偶然盘石上,不须山鸟更衔花。
拈笔寄木公
去年相约莫题诗,收拾残生过好时。白雪下来山又冷,不禁孤寺远相思。
和亦公韵
岁尽风吹事事无,閒拈榾柮自添炉。山中松树枝枝雪,莫压城西那一株。
忆古松堂
门外鸾溪面面山,古松正对第三间。只今纵到翻经处,松亦苍颜我老颜。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七
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
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一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
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
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二
高林不择鸟,大海不择流。流多海益深,鸟多林益稠。
达人贵胸襟,毋为细琐求。
月
人家小儿女,举头见月笑。山中老洞猿,见月一长叫。
物感固自殊,明月同一照。
野叟
野叟从何来,被褐持短筇。入门但索饭,竟坐无礼容。
见予手执管,敢问是何虫。三王与五帝,全不著其胸。
一字未曾识,安知拙与工。予因悔读书,山居亦匆匆。
偪仄行
偪仄复偪仄,大地不容膝。乌飞翼折高踰尺,冈上梧桐化作棘,薜荔昼呼何时息。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二
居山不在高,但自远城市。城市非江河,日日波涛起。
借书四首 其三
今者古之影,古者今之模。今人即古人,何必高黄虞。
手招诸圣哲,罗列坐俨如。片语苟有会,恍惚动眉须。
苦昔抱心死,积久不得舒。乃知冥漠际,欣然一觌余。
答邛子寄水晶蟾
九载不相闻,万里劳相寄。分明一照见肝肠,中间恍惚相思字。
秋夜登楼二首 其一
释函是 〔明代〕
高楼一以望,顿觉野怀赊。月射潮头动,云流山背斜。
寒塘孤雁影,烟树万人家。百尺应难再,凭空思未涯。
山居十首 其七
云封八九十层,松盖百千万尺。塔顶一双鹤栖,溪边两行虎迹。
元旦
元日晴明好,林泉天地宽。竞看新草木,犹忆旧衣冠。
野鸟啼春昼,山僧耐晓寒。莫愁时序改,不尽碧云团。
留示吼万吼万期以九月至雷峰
君将从海发,我复向山归。去住一何定,佳期多所违。
秋波风色急,寒月岭头稀。若到雷峰夕,怀人望翠微。
晚登风幡阁
望处江山旧,凭高独怆然。曾随章贡水,直抵秣陵天。
六月溪楼上,三年樵舍前。风光今夕异,抚景倍流连。
病四首 其三
久矣无人事,病来心更休。只嫌筋力少,难上碧峰头。
野火烧何处,海风吹暮秋。寒房掩深径,落叶空飕飕。
赠范华宇
将军不尚武,矢志在安民。万户伤心处,孤城此日春。
高山曾有梦,流水付何人。笑指溪桥近,相看忆旧因。
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临高台 其一
临高台,望行尘。多少驱车向西去,曾无一个是新人。
送山品台设领诸衲上华首
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
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吾门多乐事,不是畏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