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陈子龙 〔明代〕
赴灵宁厅任,宿厓吉川
黄英 〔明代〕
童童陵谷辙痕纷,铃语分明走夕曛。曲突冷烟烧马粪,乱山斜径下羊群。
雪花昨夜埋荒梗,诗草何时退敌军。最是宵寒窗纸破,饥狼叫月不堪闻。
三塘水
天山南北未常羊,已信山经有大荒。古戍命名皆取水,高原随处是周行。
草根雪点零星白,天际沙痕映日黄。遗世宛然成独立,据鞍四顾太苍茫。
七夕后一夜江畔散步作
李达 〔明代〕
高天开霁色,清气满园林。水静明灯直,云垂绿渚阴。
衔杯乐吾道,乞巧见人心。昨夜楼前意,遥遥度绣针。
水龙吟 癸未阑春悼已巳
汪洋 〔明代〕
海棠已殉东风,世间从此芳菲歇。残灯院落,层阴天气,濛濛黄蝶。
举酒无心,拈花难笑,杯盘空设。任零星客梦,随人南北,醒时便,纷纷灭。
邻宅管弦声切,是何人,吹将春折。蓟门雾柳,白河烟浪,暖寒都怯。
春去天涯,半墙树影,一身香屑。怕明朝更有,过檐疏雨,杜鹃低咽。
水龙吟 舟中望阕
伏城暗雨飞来,柔条竞向风前折。轻烟漾瓦,江船抛浪,星萍执别。
锈染危栏,孤灯罩我,冷愁如铁。梦拿云千里,醒时还见,明镜里、馀萧瑟。
不信壮怀空设。怕衿前、洞箫吹裂。苍山一壁,断云千缕,秋声呜咽。
见说青衫,依然江海,鬓毛偷雪。望高城迭阁,市喧如昼,有光明灭。
冯公冒雪入山同卧
释函可 〔明代〕
不负崎岖路几千,歌声哭语雪中眠。自言到此今经岁,一夕真当胜十年。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四 法帖
谩传欈李千金值,燕市相逢识者希。今日风流无晋代,更搜残墨换鹅归。
题铁岭花楼
貂锦何年去画楼,楼前荆棘满空秋。行人立马一抬首,叠笏还疑在上头。
寄与公三首 其二
闻君又已离孤寺,毕竟是谁割半毡。珍重夜寒应早卧,不须秉烛续残编。
山中同诸老夜话
烧松共话到更深,衣薄钟残雪又侵。住得此山非近世,不须重问祖师心。
赠田居士
子道如君孝独全,逢僧便解杖头钱。从来福报徒千劫,莫遣宫成第四天。
喜耀宗受具还
羡君忙里自閒閒,双袖蹁跹亦度关。不识长安行乐地,三衣明月一肩还。
赠妙法师
杖头曾入帝王家,合国同瞻又释迦。岁岁谈经今几会,伫看舌本长莲华。
示学人三十首 其八
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物我本无分,茫茫失所据。
反照识独尊,混然在一处。虽与物去来,不共物来去。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二
高林不择鸟,大海不择流。流多海益深,鸟多林益稠。
达人贵胸襟,毋为细琐求。
山居十首 其五
乾叶乱飘屋角,枯枝横柱篱边。谁道山居閒暇,拗枝扫叶烧泉。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三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七
八月摘山梨,九月摘山菊。菊芳可代飧,梨酸可克腹。
软枣紫葡萄,牵蔓亦簇簇。莫取献王公,聊可缀幽谷。
过蓝田访岑梵则二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惜别自今日,交游忆十年。雁归芦渚冷,人到杏花前。
往事不堪论,遐心总入玄。悠悠江上水,遥望白云边。
示阿字
大道无人识,微言为尔开。白云将眼去,明月照心来。
坐落西风夜,行冥古径苔。嗒然天地外,相见一悠哉。
栖贤山居十首 其四
自笑吾生足,支藤上紫霄。松门山日近,野火石云烧。
老母留芋供,邻僧隔水招。一声樵笛响,催我下峰腰。
出小持船作二首 其一
严城不易出,独许看云人。附郭馀孤木,空斋无四邻。
水亭深夜月,烟树旧时春。对此清幽趣,谁怜梦里身。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
何事二首 其二
何事独愁绪,劳劳空自知。势穷那可已,心苦欲谁为。
学道翻成累,投閒已恨迟。坐看山月上,遮莫夜猿悲。
与须识夜话
是非非我计,今古皆空名。肝胆尚须惜,胸怀岂易明。
人心离复合,世事败还成。何似寒溪水,朝朝霜气清。
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 其一
山中传好信,数月已长斋。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怀。
幅巾称弟子,梵呗响庭阶。更忆莲池上,刍言次第谐。
叹逝
天高不可问,人事日荒唐。芳草绿绵密,王孙归渺茫。
释子平湖殁,无禅穗石亡。馀生多涕泪,孤雁入寒塘。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一
负米远千里,开书欣八行。吾门犹有此,一众岂虞荒。
稚子白葵扇,老翁青竹床。当轩且磅薄,乘倦到羲皇。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四首 其二
月色入林悄,溪声到枕寒。山中风味别,人外泬寥宽。
有力耕锄易,无钱结构难。莫嗟生事薄,乘夜绕秋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