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令公重招不往
释函可 〔明代〕
重招野老了残棋,竹杖将行又故迟。不是韬光莺燕怯,署寒如水病难支。
寄与公三首 其三
茆庵灯火旧来过,君自咿唔我自歌。他日乘车休下揖,但逢破笠不须呵。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半掩柴关一径苔,山梨几树落堆堆。老僧定起开眸看,疑是山猿拾果来。
重过山寺看芍药
昨日来看朵朵新,今朝几片逐飞尘。无情无恨还如此,休问花前坠泪人。
桃源词二首 其一
当年鬼哭便应焚,灰冷难招坑底魂。先世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儿孙。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 其二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忆古松堂
门外鸾溪面面山,古松正对第三间。只今纵到翻经处,松亦苍颜我老颜。
赠李居士
本来面目无文字,执卷何须问老僧。爱汝清贫偏好学,寒窗风雪对孤灯。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七
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
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
一寸青青自耐霜,茂陵骊岳总茫茫。黄尘不独埋红粉,社里莲花比尔香。
开原
颓垣荒草乱云横,野老仍传五国城。欲拟招魂愁漠漠,何人能听杜鹃声。
借书四首 其四
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躯。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七
八月摘山梨,九月摘山菊。菊芳可代飧,梨酸可克腹。
软枣紫葡萄,牵蔓亦簇簇。莫取献王公,聊可缀幽谷。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其四
释函是 〔明代〕
世人心似面,岂敢爱长生。苦乐一身尽,悲欢百岁成。
澄潭难见底,孤鹤不堪鸣。以此怀渔父,乘槎何处轻。
辛丑闻雁
塞雁何时至,今秋不欲闻。天高江水渺,地阔岭云分。
澹影寒塘静,疏林落叶纷。一声随泪下,缭乱不成云。
得吼万琼州信
海外行人少,艰难远寄书。兵荒千里外,存殁九年馀。
目尽无飞雁,天长只敝庐。徘徊山日下,一倍惜居诸。
遣云中视睹者灵
一茗将灵几,遥空愧老憨。春风寒古殿,蜡炬暗新龛。
已尽生前句,难为身后谈。大云烟雨旧,山鸟自諵諵。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四
敛想成虚咎,抬眸见佛灯。钟声随叶落,日色照江澄。
牧竖歌方出,林僧归未曾。绕坛方一匝,足力减乌藤。
祝本师空老人六十初度二首 其二
未遂西山志,难忘尘刹恩。大悲劳父母,得力愧儿孙。
庚子春风正,珊瑚海日温。愿同龙象祝,岁岁法庭尊。
悼旋庵湛都寺六首 其五
行业人天重,因缘吾道轻。庄生宁厌死,尚子欲如生。
易引丹霄步,难辞荆棘行。洪波鼓冥壑,长人亦自惊。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七
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滕王阁五首和足两韵 其一
早年瓢笠及登临,乱后栖迟遂至今。怀古况逢新画栋,凭高因见旧苍岑。
歌钟几向人间换,词赋犹怜世外寻。我亦卧游舒远瞩,长江孤照白云心。
西樵写怀十首 其六
身前身后事谁明,才忆因缘暗里惊。猛士难催金锁骨,精兵不破涅槃城。
平原兔尽归将晚,黄石松疏荫未成。一自世途机滚滚,青山历乱少人行。
四月雨中即事
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
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商量浩浩成何语,羞听黄莺啼短篱。
送雪草还归宗兼寄栖贤诸子
怅望湖山头渐白,送君临别益凄其。金轮夜月虚残照,珠海西风怯早吹。
帆指庾关云暗处,人归晋寺雪深时。玉渊再会终无负,一语先传猿鹤知。
十月九日病起
白草纷披孤磴出,青乌啐啄败垣寒。野人病起若初到,旧处经行作梦看。
乱叶拚将流水去,千峰忍见夕阳残。庞眉石上知谁世,细雨斜风秖自叹。
哭千山剩人法弟三首 其一
鸰原北望雾云重,白草堆中古寺松。万里谁教还马革,千山今复号熊峰。
死当边野非吾意,终误才名惜此宗。椎拂纵横知负汝,白头吟些欲何从。
陆未庵六十初度
久慕雄州贤太守,高堂长侍白头人。从来恺悌多仁寿,始信廉明有老亲。
五岭薰风披永日,一河慈润汇通津。山中野叟遥多祝,愿忆生前最胜因。
丹霞诗十二首 其五 篻竹坡
碧巘崎岖长绿条,野人凭望晚萧萧。拂崖停日倍秋露,积石临江生洞箫。
凤翅影连青嶂色,龙鳞吟动紫林飙。山南帝子今何在,砂起雾来寒欲摇。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一
一回瘴海心难歇,两住匡庐计未成。守院数人常入岭,开春随雁几归程。
溶溶石上新潭水,寂寂松间旧磬声。庭下梅花经雪瘦,不堪重忆倚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