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
王世贞 〔明代〕
落花十首 其十
释函可 〔明代〕
翠袖红牙兴尚饶,蜂愁蝶散自今朝。年年荣落寻常事,识得春风恨便消。
寒
重裘仍旧怯衣单,行道何曾泣路难。自是病夫禁不得,不关冰雪迫人寒。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二
雁足先传纸半张,十年窖底伴羝羊。栖贤门下多龙象,蹴踏都应白玉堂。
赠慧虚师
白发飘飘似鹤形,每因多病得身轻。日长睡起无多事,一串菩提一卷经。
赠心庵师
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赠一真师
瑜珈习后学毗尼,土榻蒲团日掩扉。十诵从今须细讨,莫教辜负水田衣。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五
粗粝亦充腹,破衲亦遮寒。身口本无多,知足又何难。
纷纭世上人,至死不得閒。
谢易修师为染衣
泪
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乾。洒天天户闭,洒地地骨寒。
不如洒东海,随潮到虎门。
赠大茎师
如何万里亦孤身,历尽豪华不厌贫。越水吴山无限好,却来塞外漫相亲。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二
高林不择鸟,大海不择流。流多海益深,鸟多林益稠。
达人贵胸襟,毋为细琐求。
月
人家小儿女,举头见月笑。山中老洞猿,见月一长叫。
物感固自殊,明月同一照。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
巨鱼争洪波,细鳞集蹄涔。巨细虽各别,共此朝暮心。
我生复何营,空林张素琴。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一
一人有二心,何况二人同。面交且莫论,鲍管亦匆匆。
落日变朝槿,微风丧秋桐。兰室为枯肆,芳秽味俱浓。
安得一心人,相与耐寒冬。
偶述
人世难区区,圣谟安可恃。收拾万古心,深入尘坌里。
戏谑岂予善,宛转亦非意。和光豺虎间,缄泪盈腹笥。
屈舒无一可,呼吸逼神忌。所以恣馀习,狂吟不能已。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六
大雪不得食,野雉马前飞。少年惜泥弹,只用马鞭捶。
鞭捶死亦苦,其柰腹中饥。
译鸟言七章 其一 鹧鸪
行不得哥哥,世无商王,谁开网罗。
刘老翁
河东止一家,夫妇俱老瘦。膝下无儿孙,篱外无鸡狗。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麦饭杂菜羹,呼佛不离口。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炭热盘不觉,炭销盘不知。劝君且住不须去,盘当再热时。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来何迟。荆山鼎就紫清归,六宫粉黛化作泥。
王母高居在瑶池,无数仙人进玉饴。千秋万岁以为期,何不驾六龙中天飞。
青鸟衔书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长相思,不可知。
少年行
红日射高楼,歌声不肯休。借问北邙山,几人曾白头。
善哉行 其二
南有佳人,颜色静好。爱而不见,郁我怀抱。昨日犹壮,今日已老。
何以却之,出门刈稻。心洞雨晴,目开天扫。悠哉悠哉,孰知大道。
仰掇玄露,俯拾瑶草。薄言置之,无求是宝。树下一宿,日中一饱。
古之圣贤,无他谬巧。众荣亦荣,众槁亦槁。瞻彼蚩蚩,惄焉如捣。
长相思 其二
长相思,暗泪披。虫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
钟鼓不鸣心肝摧,白云一片何处栖,故园紫荆馀枯枝。
长相思,见何时。
送思圆
释函是 〔明代〕
世外应无恨,忘情亦大难。话空千绪失,梦剧五更寒。
云水何人趣,溪山后日看。送君从此去,相忆路漫漫。
吴城望匡山
十年归梦积,一望白云乡。山近江流缓,天空霜夜长。
明朝彭蠡水,向夕古松堂。老大深为计,风波不可忘。
与须识夜话
是非非我计,今古皆空名。肝胆尚须惜,胸怀岂易明。
人心离复合,世事败还成。何似寒溪水,朝朝霜气清。
梦达此
独行傍山水,病中知汝情。两年归未得,昨夜梦分明。
兵火经州县,遭逢数姓名。帘前悲喜处,山犬吠秋声。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 其二
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
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
已得溪山意,何疑世上情。腊穷松自见,寒尽草频生。
撼树风声惨,入潭人影清。嗒然忘语默,不但百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