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二
王粲 〔两汉〕
桓灵时童谣
佚名 〔两汉〕
耕田歌
刘章 〔两汉〕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舟楫铭
李尤 〔两汉〕
舟楫之利,譬犹舆马。辇重历远,以济天下。相风视波,穷䆒川野。
安审惧慎,终无不可。
歌
赵岐 〔两汉〕
国有逸民。姓赵氏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百一诗 二十
应璩 〔两汉〕
百一诗 十二
百一诗 其八
汉末桓帝时,郎有马子侯。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
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左右伪称善,亦复自摇头。
诗 其二十二
山风寒折骨,目面尽生疮。
赠吕洞宾
钟离权 〔两汉〕
寄唐进士震
王褒 〔两汉〕
我忆京华侣,经年意若何。别深乡思减,客久物情多。
淡月回银烛,疏钟带玉珂。青云如可及,倾盖一相过。
关山月
题李将军麓峰读书处
尔祖谪仙人,读书匡山阴。伟哉云仍孙,千载同此心。
嵯蛾麓峰色,下瞰湘江深。石径入烟筱,岩扉闭云岑。
横经群猿下,散帙双鹤临。掩耳鲁生召,抱膝梁甫吟。
松际一片月,照君石上琴。七弦引遐思,清响生虚林。
圣代尧舜治,夔龙共招寻。干羽观苗格,箫韶放郑淫。
分符辞北阙,锡带垂南金。伫看文中赏,迟尔瑶华音。
题新安汪子容寿藏卷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顾非金石姿,焉用千载期。
昨夜高堂欢,薄暮南山陲。弦歌声未歇,涕泪沾裳衣。
达人贵知命,常用此道推。乐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
怨诗
张衡 〔两汉〕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我闻其声,载坐载起。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赠王粲诗
曹植 〔两汉〕
七哀诗
吁嗟篇
杂诗
侍太子坐诗
秋胡行
艳歌行
长歌行
仙人篇
豫章行
芙蓉池诗
白鸠讴
时雨讴
赠丁仪诗
公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