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阳春有晖,泛在物表。寸草承之,弗间其小。春晖熙熙,彼草离离。
区萌就质,芃芃茂斯。诗人载歌,悉物之情。子于父母,恩莫与京。
亲恩之大,春阳之溥。子心如草,肤寸思补。爰搆重屋,以奉父母。
以介眉寿,其乐吁吁。旨甘滫澻,奉亲之常。寸草之微,那报春阳?
孝子爱日,孝子养志。敬亲之枝,勿蹈非礼。扬亲之誉,悠久不已。
是谓可报,寸草春晖。万一攸在,吾祈与归。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拨不断·自叹
王和卿 〔元代〕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宋代〕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纳兰性德 〔清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金雀钗
温庭筠 〔唐代〕
滴滴金(晚眺)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中秋)
姚述尧 〔宋代〕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邓剡 〔宋代〕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吴泳 〔宋代〕
忆秦娥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