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中原万骑却胡兵,客领铜符塞上行。大漠清秋迷陇树,黄河落日见秦城。
邠人自美西羌俗,汉守谁高北地名。郡吏可能无荐达,还令介子乞长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折桂令·游金山寺
张可久 〔元代〕
长相思·村姑儿
蔡伸 〔宋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温庭筠 〔唐代〕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李清照 〔宋代〕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侧犯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