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明代〕
文人情性武人装,闹带花衫大羽囊。鬻宅典田重出塞,臂鹰牵犬复还乡。
身穿通邑千人看,马度秋原百鸟藏。莫向前途久留滞,吴姬酿酒待君尝。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辛弃疾 〔宋代〕
【商调】集贤宾_咏柳忆别恨
乔吉 〔元代〕
西江月·四壁空围恨玉
张良臣 〔宋代〕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顾夐 〔五代〕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近现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清平乐(越上作)
王炎 〔宋代〕
鹧鸪天
邹应龙 〔宋代〕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