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儒臣奉诏外台居,况复扬波海晏如。门下美才收竹箭,卧中高士羡桐庐。
山川半入吴都赋,风俗兼传越绝书。始信工文官自达,主恩垂老不曾疏。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蒋春霖 〔清代〕
菩萨蛮·秋闺
徐灿 〔清代〕
满江红·蒜山怀古
吴伟业 〔清代〕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调歌头·盟鸥
长相思(渔父)
王质 〔唐代〕
满江红(花朝雨作)
黄公绍 〔唐代〕
临江仙(代闺怨)
刘镇 〔宋代〕
瑞鹧鸪
姚述尧 〔宋代〕